新时期绿色发展核心,正在向低碳转变
事件: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这是继习近平总书记“30、60”碳达峰、碳中和承诺,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碳减排部署后,在现阶段,对2021年、“十四五”甚至更长时间绿色发展方面的重要指导性纲领。
从“污染防治”到“碳达峰、碳中和”,低碳政策高度契合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长远目标。
我们认为,未来绿色发展的核心在于“碳达峰、碳中和”,强调全方位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这与“十三五”强调的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表述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原因在于低碳是国际的共同目标、也是大国博弈发展权利争夺的关键点,更是我国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虽然实现目标难度较大,但也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绿色基建是首要工作目标,数字经济是未来的有效赋能。
在具体工作上,以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为重要突破口,同时强调全流程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我们认为这是从工作基础、经济性层面的一种通盘考虑;前期节能环保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另一层面光伏、风电行业基本实现平价,且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绿色基建——新能源、环保设施建设是首要的工作目标,数字经济则是有效赋能。而对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和较难实现的工艺流程上的升级、节能减排,则需要通过创新、金融及市场方面的措施加以实现。具体需要达到的目标是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发生明显优化,能效提升、清洁能源、清洁生产比率大幅提升;2035年,绿色产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流通、消费等重要体系是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生产体系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主要涉及的行业包括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纺织、造纸、皮革等,主要强调:1)再制造能力,强化循环利用;2)清洁生产,对双超双有高耗能进行强制性审核;3)强化排污规范性、加强工业废物管理
在农业层面,主要强调:1)绿色种植、绿色养殖、推广绿色产品,2)强化粪污、秸秆综合利用及农膜治理,3)推动耕地保护、农药减量、推动节水措施等,4)推进产业融合,实现经济效益。
在服务业绿色发展层面:推进绿色流通水平,同时做好数字经济赋能,倡导商贸企业绿色升级,在绿色环保产业层面,打造一批大型绿色产业集团,引导中小企业聚焦增强技术核心竞争力,推动三方治理模式等。
在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层面:推动园区综合能源项目,配套建立危废基础贮存、处理设施。
在绿色供应链层面:鼓励全生命周期绿色环保,推动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实施绿色采购、打造绿色制造工艺、推行绿色包装、开展绿色运输、做好废物回收处理。
在流通体系绿色低碳转型方面:1)最核心的是调整运输结构,推广绿色低碳的运输工具,优先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以及船舶等;2)同时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效率、利用数字化手段建立数字化物流、仓储平台;3)强化再生资源回收,推动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强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金属、废玻璃等回收。4)建立绿色贸易体系,严控高污染、高耗能产品出口,推动国际互认机制。
在绿色体系循环发展低碳转型方面:1)加大绿色产品的采购范围;2)强化绿色电力消费,推广绿色证书交易;3)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进垃圾分类、塑料治理、绿色出行、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快基础设施的绿色升级。
1)核心是推动能源体系绿色转型,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大力推进风电、光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水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生物质能、光热发展。加快大容量储能技术研发和推广。严控新增煤电装机,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示范。2)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厂网一体化”及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因地制宜布局污水资源化。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做好餐厨垃圾处理。3)在绿色交通层面,推动绿色公路、绿色铁路、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空港,加快新能源车充换电及加氢站建设。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4)最后以监管为重要抓手,推动绿色收费价格机制、财税支持、绿色交易机制以及推广绿色金融手段。
投资建议,电力设备新能源方面:新能源行业作为前期机构抱团的重要行业,在风格切换过程中发生大幅下跌。投资层面,当前时点应重点关注上游环节:光伏上游,硅料、EVA粒子环节;锂电上游重点关注:碳酸锂、铜箔等。其他细分重点关注:储能、电动两轮车。我们仍需明确的新能源是作为碳达峰、碳中和最重要的赛道,市场调整是阶段性的,一旦企稳,行业依然会迎来反弹,继续成为机构抱团的优选行业,我们坚定不移的看好新能源行业的长期发展。
重点推荐:光伏,通威股份、隆基股份、福斯特、阳光电源、中环股份、晶澳科技、爱旭股份;电动车及锂电,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雅迪控股(H);风电,日月股份。
建议关注:光伏,保利协鑫能源(H)、联泓新科、新特能源(H)、特变电工、福莱特(H)、信义光能(H)、天合光能;电动车及锂电,嘉元科技、天赐材料、孚能科技、国轩高科、当升科技、容百科技、恩捷股份、星源材质、三花智控、璞泰来、新宙邦;风电,东方电缆、天顺风能、明阳智能、金风科技(A+H);氢能及燃料电池,亿华通-U、腾龙股份;电力设备及工控,汇川技术、特锐德、国电南瑞。
环保方面: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部分板块如环卫、垃圾焚烧龙头公司业绩具备相对确定性,当前时点具备吸引力。近期产业资本频繁增持和回购,彰显出对公司价值的认可。长期来看,“碳中和”奠定环保行业景气度,节能提效、资源循环利用、垃圾焚烧、固废危废、农村面源污染、污水资源化、再生资源等细分有望迎来政策倾斜。
重点推荐:瀚蓝环境、高能环境、伟明环保、盈峰环境、龙马环卫、旺能环境、三峰环境、北控城市资源(H)。
建议关注:碧水源、金科环境、中再资环、华宏科技。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海外车企扩产不及预期;风光政策下达进度不及预期;风机招标价格复苏低于预期、产业链原材料价格波动;国家电网投资、信息化建设低于预期风险;环保政策执行力度和订单签订低于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