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萨嘎县实现集中供暖 着力解决突出民生问题
日前,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传来喜讯,该县的太阳能集中供暖项目开始试运行,为中小学、幼儿园、医院、机关等解决了燃眉之急。萨嘎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上游,冬季十分寒冷,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0度左右。以往每到冬天,县城居民普遍烧煤炭或牛粪取暖,不但存在安全隐患,也有生态隐忧。集中供暖项目成功投入运行,为当地群众解决了影响生活的突出问题,这是西藏着力改善民生的一个缩影。
西藏海拔高, 地面气温远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气候条件恶劣。大部分城镇居民冬季采暖方式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烤火炉、烧牛粪阶段,供热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块短板。加快解决供热问题一直是广大干部群众的期盼,是一项迫切的民生工程。近年来,西藏各级住建部门积极推进供暖工作,一些地方陆续告别了依靠牛粪、薪柴等采暖的传统方式,广大群众和干部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
萨嘎县城太阳能集中供暖项目总投资1.53亿元,总供暖面积80823㎡,每年供暖时间为10月1日到次年的5月31日。项目原计划2020年2月份实现供热。为早日给群众带去温暖,县委县政府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压实责任、主动担当、靠前服务,研究决定组织倒排工期,攻坚克难,最终在今年11月就实现供暖,进度大大提前。
萨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萨嘎县这样典型的高寒地区开展供暖施工建设,面临着昼夜温差大、施工期短、气象资料短缺等诸多困难,对工程建设有关各方人员素质、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要求极高。为此,项目邀请国内太阳能研究应用方面的权威机构——清华大学和北京中环合创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支撑,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技术人员对当地各类功能建筑负荷特性进行聚类分析,并搭建了模拟仿真平台,对供暖系统设计进行科学性指导。在热源侧,合理匹配系统设计参数,并优化控制策略,从而避免了采用静态参数指导系统设计可能出现的系统匹配不合理,控制策略失调等问题。在供热侧,实现了建筑的分时分区供热——即根据建筑用热需求智能匹配热量,合理优化系统热量分配,从而避免了太阳能供热系统常见的过量供热,辅助热源长时间开启等问题。目前正在建设的在线监测诊断系统,将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对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系统的在线诊断、远程监控及自适应控制。
萨嘎县供暖项目投入运行,极大改善了当地群众和干部职工的生活条件,让全县人民再一次感受到党中央的特殊关怀和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无比温暖。萨嘎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郭光成说,萨嘎供暖极大改善了我县的办公和居住条件,体现了党中央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和关怀,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