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发布,医保基金应用有效
事件:2023年3月9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2022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
参保人群有效覆盖。基本医疗保险方面,截至2022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4570万人;由于清理重复参保等原因,参保人数比上年同期减少1727万人,同比下降1.3%。2022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总支出分别为30697.72亿元、24431.72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42540.73亿元;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年末累计结存35003.83亿元。
合理控制疫情防控的社会成本。疫情防控方面,全年医保基金支付核酸检测费用43亿元。2021年至2022年,全国累计结算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1500余亿元(含医保基金和财政补助)。牵头与疫苗生产企业开展价格磋商,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3种技术路线的单只单剂价格基准统一为16元左右。指导各地做好新冠病毒核酸和抗原检测价格管理,核酸大规模检测每人份降至3.5元以下,降低社会防疫成本。
药械集采进一步扩围。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方面,2022年共开展1批化学药和1批高值医用耗材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覆盖60种药品和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平均降价幅度分别为48%和84%。2018年以来,已累计开展7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共采购294种药品,平均降幅超50%,约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和生物药采购金额的35%;开展3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纳入冠脉支架、人工关节和脊柱类骨科耗材,平均降幅超80%。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板块回调,在所有板块中排名第三。本周(3月6日-3月10日)生物医药板块下跌1.43%,跑赢沪深300指数2.53pct,跑赢创业板指数0.72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三。本周中信医药子板块普跌,其中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和医疗服务板块跌幅较大,分别下跌2.64%、1.91%和1.89%。
投资建议:
近期观点:经过调整医药板块估值仍处于底部区间,疫情稳定后边际改善和部分政策预期向好的刺激呈现良好的反弹势头,从基本面出发,考虑到估值与业绩增速匹配性,我们建议短期继续建议关注边际改善带来估值反弹。
1、快速增长,业绩持续向好,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1)生命相关上游:键凯科技(PEG衍生物)、诺唯赞(分子酶)、百普赛斯(重组蛋白试剂)。
2)业绩估值双重修复逻辑的医疗服务板块:爱尔眼科、通策医疗。
2、下行风险有限,静待基本面催化。
1)血制品板块(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多个省份浆站十四五规划,浆量成长性进一步打开),相关标的:华兰生物、派林生物、天坛生物和博雅生物;
2)药店板块(益丰药房,一心堂、老百姓、大参林)、迈瑞医疗(短期政策扰动不改长期发展逻辑);
3)国内舌下脱敏龙头我武生物;
4)国内药用玻璃龙头企业山东药玻;
5)口腔耗材:正海生物(活性生物骨已获批)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价格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研发风险,扩张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医疗事故风险,境外新冠病毒疫情的不确定性,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等风险。